時間:2015-07-06 歸屬: 創作:網絡整理
相信絕大多數人的感受:生病是難受的
住院就更糟糕
我們只能依賴醫療科技的幫助,但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似乎被這些器械俘虜。
好的醫院設計遵循“以病人為中心”,“營造人性化的治愈環境”,我國當前的醫院現狀就醫環境整體感覺冷漠,環境信息也是我們大腦從外部接受信息的一部份,刺激著我們啟動思維的過程。
通過吸引或分散病人及其家屬的注意力,減低焦慮,對心理感受帶來正面的改變。這些改變包括愉悅,鼓舞,創造,滿意,享受,贊美等。世界衛生組織在其愿景中寫道: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以及社會交往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消除疾病或羸弱。
患者往往對醫療建筑(醫院)沒有好印象,醫院卻承載著許多責任:病患滿意度、護理質量、家屬 / 訪客體驗、品牌及威望、吸引人才、醫護人員的心情……因此醫療建筑設計需在加強城市肌理的基礎上,創造有利病患和家屬康復的物理環境,緩和醫患關系。
當下主流的西方醫療設計理念有四種:
一、本源設計(salutogenic design):
建筑師或規劃師通過營造宜人的環境來引導人們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源建設理念是根本性的對健康環境的認知理念,從根源上解決健康的問題?!敖】怠钡亩x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關系健康的綜合體現,并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理疾病。(RAND Corp./US NIH 2000 的調查報告顯示英國有 78%的醫療支出是由于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禜ealth, Stress, and Coping》一書很好的用環境設計因素解釋了本源設計的理念。
二、療愈環境循證設計:
患者感受 + 物理環境,以循證設計理念為基礎,探索患者和家屬的體驗和感受,貫徹到物理環境設計中并與醫院的運營機制相吻合,(避免功能房間缺乏私密性,噪音過大,臥床時被迫盯著天花板上晃眼的燈光,指路系統不明確等)。
南丁格爾有句名言“醫院設施環境的第一需求必須是對患者沒有任何危害因素環境下的治愈”。
擁有花園般優美環境的新加坡 Khoo Teck Puat 醫院
清晰的 Wayfinding 系統
讓人心情愉悅的墻面設計
三、綠色醫院:
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提供健康、實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醫院建筑。我國自2014年起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四、持續性設計:
可持續建筑是指在建造、運營和拆除的全壽命期間, 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 經濟和社會效益最佳的建筑。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CED)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四項原則:資源使用效率, 能源利用效率, 污染防治與環境協調。因此,可持續建筑應當立足于綜合環境效益的提高,提供給人們一個經濟、舒適,具有環境感與文化感的場所。
中國醫院發展從1950年左右開始到21世紀初期,從無序發展到規模速度的訴求無不體現了從滿足基本需求到服務和規模的基本概念。
但是東西方醫院設計從開始策劃就呈現的差別導致結果也大相徑庭:
國外醫院
決策者:委托醫療咨詢公司代表業主(醫院)承擔醫院建設的前期策劃工作到參與到整個工程。
實施者:專業設計團隊。
國內醫院
決策者:院長、基建科、專家,體現了非專業性、感性的認識 ,時間短、任務重,缺少全面、系統化分析及規劃。
實施者:非專業設計團隊(當然近年來有很大改觀,但是預算上的控制導致很多的公司無法完全摒棄成本參與到設計中)。
國內的醫院現狀呈現靜態的發展:
沒有可發展的土地空間和總體規劃,見縫插針。
從建筑設計的角度來看一個國外在建的翻新案例 -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 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
醫院現狀
原有規劃:
可以看出原有的規劃在設計的時候雖然注重綠色環保,但是在出入口的設計方面沒有考慮到與日俱增的需求量,而且整個大樓渾然一體,沒有區分急診、科研以及門診。
現有規劃
新的規劃在盡量保持綠化的同時,增加了公共出入口。
清晰地區分了三種不同的功能,并且每個不同功能都有單獨的出入口:紅色是急診 / 黃色是門診 / 藍色是科研。
一層平面可以看到急診安排在最靠近 AMTRAK 的地方。
裙樓的軸突,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功能,基本上大部分的 F&B 都設計在急診處和輔助層(上面那個第七層就是輔助層)。
病房:
視野和自然光線的最大化
病房模型和效果圖:
一個通透和足夠的自然采光的環境能使病患有相對開放的心情。
中庭:
視野和自然光以及流通的空氣。
中庭剖面:
整個中庭的設計簡單,木制的暖色調 + 醫院標識的藍色 + 象征純潔干凈的白色。
中庭透視圖
住院層:
安排在手術層和輔助層上部。
住院層標準層首先不能是正方形,因為受到場地的限制。
調整后的住院標準層
住院標準層擁有開放性的視野。
住院標準層的風車型的走廊設計,這個設計讓所有病房之間沒有干擾。
住院標準層的到達,核心筒電梯。
設計也充分考慮了病患鄰里關系(下圖中藍色是 CIC 節點)。
手術層
由于平面受到地塊限制,所以不是規則的,在此基礎上設計了階梯形的手術室。
擁有相對開闊的視野。
中庭到達
輔助層
場地擁有城市與河道景觀,所以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花園露臺。
因為是輔助層,所以在功能設計上充分考慮對外視野的最大化。
抵達處:
抵達處對于醫院來說非常重要。
車形流線
人行流線
下客區剖面
還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抵達處
醫院內部的功能雖然相當重要,但是外部直觀印象對于大家來說同樣舉足輕重,這所醫院采用了通透的玻璃幕墻來營造,誰愿意去一棟看起來就黑洞洞、沉悶的大樓呢?
機電層
最后整體的沿河立面形象
這個案例主要是基于建筑空間和平面布局設計。
根據上面此案例可以分析出一些國外醫院未來發展模式:
● 從獲利的投入角度考慮 ,這所醫院是 NYU 附屬醫院,附帶很多科研以及研究項目;
● 新的醫院建筑能提供更好更舒適的醫療以及康復環境;
● 更現代化;
● 更多的考慮和落實人文因素;
● 推進技能提高和競爭發展。
國內的醫院現在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是:
● 形象與功能脫節;
● 建筑師設計與需求脫節;
● 各個系統、各個團隊之間協作脫節;
● 前期定位和后期使用脫節;
● 公立醫院院內公有制和院外私有制相脫節。
這些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現象一:沒有工作量、空間量的預測,導致剛運營就人滿為患;
現象二:流線混亂、不合理,存在交叉穿套現象;
現象三:大量主要房間為黑房間,空間質量差;
現象四:房間大量缺失,醫院建設中總是盡可能的爭取患者的使用面積,導致醫護人員工作和生活區域面積不夠,房間大量缺失;
現象五:拆東補西,新建醫院成為改造補漏工程;
現象六:總面積不足,各個區域面積比例失調。
現在有很多"相關"部門已經在建設方面尋找一些出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1、整潔:整潔不單純意味著看起來很干凈,采用便于維護清潔的材料,制定保持清潔的流程和規則,訓練有素的保潔人員缺一不可。除了整潔的外觀,還需從嗅覺和感官上帶來整潔的感受,包括視覺-輕松愉悅的環境,聽覺-不必要的噪音,觸覺-必要的治療、安慰;嗅覺-不良氣味;
2、關愛:也是國外醫院可能比我們更進一步的地方就是體現人文關懷的細節;
3、色彩:有助調節情緒、而且色彩的組合與房間的容量、功能、任務和預設行為都要相關聯。有關依據表明色彩影響情緒和精神狀態,色彩對于患者而言有著特殊的含義:黑色代表憎恨,紅色代表憤怒,黃色代表智慧。 英國一家醫院與當地警方開設一家診所用于詢問和治療強奸案中受害者和其他暴力傷害受害者,警方建議使用粉紅色,因為粉紅使人放松,但后來美國發現在短暫的放松之后是很大的不安,因此被稱為“牢獄粉”。
4、采光和照明(自然光、內部照明和緊急照明);
5、文化。
(本文轉自知乎,由霍思醫療設計編輯整理)
- END -
醫院設計 醫療設計 醫院裝修設計 醫院室內設計 醫院平面布局